相遇
2018年暑假,我与家人去重庆武隆区避暑,住在一个农家乐里。一天晚上,我从农家乐外面院坝回来,刚要进门时,看见地上一只仰面挣扎的甲虫。在星空下,我将其捡起来,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对修长的大颚,全身是特别的橙色,前胸背板上有两个黑点。

我们发现的第一只锹甲带回家后的样子
8岁的我还是一个昆虫小白,只知道这是一只锹甲。几经查询,我们终于查到这是一只两点赤锹甲(Prosopocoilus astacoides),或者说是褐黄前锹甲。我惊讶于我的幸运,当然仅限于我找到了一只锹甲。旅行结束后,我们把它带回家,死后被爸爸做成了我们家的第一个标本。
其实它也是我们找到的第一只锹甲。在后来的几年里,我们只野采到黑亮的中华扁锹和其他一些不知名锹甲,可是都没有橙色的两点赤锹甲这般有特色。
尝试
2019年夏天,我们买了一对两点赤锹甲,想再过一把锹甲瘾。这对两点赤锹甲颜色偏红,是云南的地方亚种(血红两点赤锹甲)。而我们2018年野采的是普通亚种。这一次的繁殖非常失败,它们的后代全军覆没。回想起来,失败的原因是根本就没有给锹甲准备产木,而是用兜虫的腐殖土和木屑繁殖的。后来我们才知道一块产木对锹甲繁殖是必不可少的。

第一次人工繁殖两点赤锹甲
去年8月,爸爸“虫心大发“,新买了一对两点赤锹甲。这次我们准备好了产木,雌虫也顺利地产了卵。在地里潜伏了一年,我们的新一代两点赤锹甲开始羽化。

新一代人工养殖两点赤锹甲幼虫

最近羽化的两点赤锹甲成虫
重逢
不久前,我们启程回妈妈老家。7月29号晚上,我们在湖北京山市落脚。住的农庄门口亮着一盏灯,吸引了不少虫子。独角仙“哐当哐当”地撞来撞去。远一点的地方,光线较为微弱,我发现地上僵硬地躺着一只甲虫。走近一看,依稀辨认出是一只锹甲,估摸着认为是一只中华扁锹。在星空下,我将手搭在它的足上,它顺势爬起来。借着微弱的光,我看到它短小的大颚(说明它是一只雌性锹甲)。然后我开始心跳加速。这只锹甲全身似乎是橙色,前胸背板上点着两个圆圆的黑斑。
原来这是一只雌性的两点赤锹甲!

发现现场
从未想过,相隔6年与几百千米,我能再一次野采到一只两点赤锹甲。一种久违的惊喜感油然而生。爸爸妈妈闻风而来,我们一致同意把它带着饲养。
以前的两点赤锹甲已经死去了,新的两点赤锹甲又不约而至。不知道它们还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惊喜呢?
p.s.感谢 @会呼吸的鞘翅 提供了我们这一次饲养两点赤锹甲的图片
2024年08月01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