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一次去仙女山已经是很久很久以前了,我的昆虫启蒙之一——两点赤锹甲就是第一次在那里发现的(参见link)。
虽然这次没有发现两点赤,但是肯定有不少其他从未见过的发现!
我们第一天晚上在景区大门外的酒店住。
当天晚上着实没有什么发现,不过我们在酒店里决定了第二天去景区内露营基地的露营计划。
第二天上午(中午),我们到达营地,我搭好帐篷后就在附近的草丛里看看有没有发现。
当地的环境特别好,几乎每一根树枝上的苔藓都像幕布一样下垂,一样的景象在国内我只在紧挨着仙女山的武陵山见到过。
草丛里飞着很多虫子,不仔细一看会以为是蜜蜂,但是实际上这些“蜜蜂”是各式各样的蝇/虻:
除了第一只食虫虻以外,我在这里发现的剩下三种食蚜蝇我都一度以为是蜜蜂。这些食蚜蝇的伪装各有千秋,而且似乎不仅限于图案,似乎连飞来飞去的声音都很像。或许是因为这里没有看到蜜蜂导致的错觉吧。
搭好帐篷后,我们打算沿着仙女山“小火车”观光车的路前往大草原。有趣的是,我们在沿途的发现几乎全是红色的,因此我这里戏称其为:
“仙女山红色联盟”
该联盟的第一位成员是蒴长蝽(Pylorgus属),发现于垃圾桶盖子上。虽然照片上这只蝽看上去很大,实际上这只蝽只有芝麻大小;
第二位成员是一只跳甲(Alticini族),我在看到它后马上发现了附近的联盟第三成员:
第三位成员是赤杨斑花天牛(Stictoleptura dichroa);
第四位成员是一只神秘甲虫,看看有没有认识的 🙂
山上阴晴多变,伴随着远处几声惊雷,山顶突然开始下雨,我们才有幸看到该联盟的最后一个成员:
第五位成员是一只没有中文名的茧蜂(Callibracon属),正停歇在杉树上躲雨。
雨将要停的时候,我们赶到了大草原。
稍作休整后,我想起不久前在地图上发现附近的一个天坑,我们于是打算走过去。然而我们需要横穿这个草原并且找到穿过“小火车”路边铁丝网的地方才能走过去。
不管穿的是运动鞋还是拖鞋(我),大家都还是走的有点累。草原上的虫子似乎更佳放荡不羁,所以沿途上很多虫子都没有拍到,仅仅是因为追不到。然而雨过天晴后金色的太阳却格外出片,因此拍了很多风景照。
草丛中发现的嗡蜣螂(Onthophagus属),其实就是一种屎壳郎。
它在草丛里被我拿起来前的样子,憨憨的。
回到我们的帐篷的时候,帐篷上滴满了水,天也差不多黑了,我于是在帐篷里做作业没有出来夜寻(错过了很多……)
第二天早晨,我们收好帐篷行李,朝仙女山半山腰的天生三桥行进。
毕竟此行有甚发现,且听下回分解…